一、谷物原料
1. 谷物原料營養價值
2. 谷物原料加工副產品
⑴玉米來源:玉米粉(玉米糝副產品)、玉米DDGS;
⑵小麥來源:次粉、麩皮、小麥DDGS;
⑶稻谷來源:全脂米糠、碎米、拋光粉、稻谷DDGS;
⑷小米來源:小米糠;
⑸食品加工業副產品:面包粉、餅干粉、米餅、方便面渣等。
3. 脂肪:因熔點不同帶來的差異
⑴油:液體,植物性為主。如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等;
⑵脂肪:固體,以高熔點的動物脂肪為主。如牛油、豬油、雞鴨油等;
⑶藻油:藻類來源。
相關閱讀推薦:2020年美國玉米及玉米副產品中霉菌毒素現狀
二、蛋白原料
1. 豆粕和豆餅
大約85%的豆粕用于家禽和豬的飼養。豆粕和豆餅中粗蛋白含量高達35-46%,但未經處理的豆粕、豆餅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尿素酶、甲狀腺腫誘發因子等,對動物雞飼料的消化利用會產生不良影響。
2. 魚粉
全球魚粉主產國有秘魯、智利、日本、丹麥、美國、俄羅斯、挪威等,其中秘魯與智利的出口量占總貿易量的70%。據世界糧農組織(2013年)統計稱,中國魚粉年產量約120萬噸,約占國內魚粉消費總量的一半。國產魚粉主要生產地在山東(約占國內魚粉總產量的50%),浙江約占25%。
3. 菌體蛋白
單細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菌體蛋白,它是用許多工農業廢料及石油廢料人工培養的微生物菌體。然而,單細胞蛋白不是一種純蛋白質,而是由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非蛋白氮、維生素和無機化合物等混合物組成的細胞質團。單細胞蛋白中重要的是酵母蛋白、細菌蛋白和藻類蛋白,它們的化學組成中一般以蛋白質、脂肪為主。
⑴酵母蛋白:真菌中的酵母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較早,包括釀造、烘烤等食品。酵母中蛋白質的含量超過了干重的一半,但相對缺乏含硫氨基酸;
⑵細菌蛋白:細菌蛋白的產生一般是以碳氫化合物(如天然氣或瀝青)或甲醇作為底物,它們的蛋白質含量占干重的3/4以上,必需氨基酸組成中同樣缺乏含硫氨基酸,另外它們所含的脂肪酸也多為飽和脂肪酸;
⑶藻類蛋白:以小球藻和螺旋藻為主,它們是在海水中快速生長的兩種微藻,二者的蛋白含量分別為50%、60%(干重),必需氨基酸中除含硫氨基酸較少外,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卻很豐富。
4. 蛋白原料營養價值(典型分析值)
三、飼料原料替代的注意事項
1. 抗營養因子
⑴麥類:可溶性木聚糖,粘性大;
⑵高粱:單寧含量高;
⑶植物性蛋白;
⑷豆粕:不良寡糖和致敏球蛋白和伴球蛋白;
⑸菜粕:芥子甙、芥酸、植酸和單寧等;
⑹棉粕:游離棉酚;
⑺花生粕:黃曲霉毒素B1;
⑻DDGS:脂肪氧化、霉菌毒素;
⑼菌體蛋白:NPN。
2. 使用階段和用量
⑴不同動物對不同抗營養因子的敏感度不同;
⑵同一種動物的不同階段對同一種抗營養因子的敏感度也不同。
3. 應對行情變化:畜產品高行情和低迷行情下的配方設計。
四、配方技術的發展
1. 配方技術的演變
⑴原料配方向營養配方的轉變;
⑵加工工藝去除抗營養因子(膨脹、膨化等)和提升消化率(粉碎、制粒、二次制粒、膨化);
⑶生物技術的發展:發酵、酶解去除抗營養因子;
⑷能量體系的升級:消化能-代謝能-凈能;
⑸氨基酸產業化-理想氨基酸模型-低蛋白日糧;
⑹酶制劑的發展,尤其超量植酸酶技術的應用;
⑺飼料加工和養殖裝備革新:顆粒料、自動料線等。
來源:2021飼料行業年度回顧與展望年會
滬ICP備13039048號-1 2013-2015 上海優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網站地圖 |合作網站: 寧夏電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