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膏是以烏賊或魷魚內臟為原料,經細化、過濾、殺菌、烘干等工藝處理制成的產品。其外觀為黑色或褐色的膏狀物質,易溶于水、無分層,具有濃烈的墨魚腥香味。
魷魚膏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維生素 A、維生素 D,以及膽固醇類蛻殼刺激素和其它一些未知營養因子。它可以增強魚、蝦類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飼料適口性與利用率,并能有效促進甲殼類動物脫殼和提高水產動物的免疫力,此外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魷魚膏對顆粒飼料的制粒有輔助黏結的作用。
魷魚膏的氨基酸種類齊全且平衡性好,同時富含高不飽和脂肪酸,從其加工副產物中提取的魷魚毛油,總脂肪酸含量一般達82%以上。除少量的膠原蛋白沉淀外,富含與魷魚相似的鈣、鐵、磷等常量元素和硒、銅、錳碘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稱腦黃金)、EPA(二十碳五烯酸)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牛磺酸等重要生理活性物質。另外,魷魚油有較高含量的膽固醇,通常以游離態和膽固醇酯兩種形成存在。由于蝦蟹類不能自身合成膽固醇,富含天然膽固醇的魷魚油是蝦蟹養殖的一種重要的飼料添加劑。
圖片來源 unsplash.com
新鮮魷魚油是一種優質的深海魚油,其脂肪酸組成與陸生動物油、植物油的脂肪酸有顯著差異。魷魚油飽和脂肪酸占21%左右,其中十六碳酸(16:0)含量最高,約占16%,其它飽和脂肪酸含量很少。不飽和脂肪酸占62%~70%,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占20%、25%,主要為十八碳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極為豐富(高達40%),主要是Omega-3型的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多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重要營養保健和生理調節功能,EPA、DHA是水生動物不可或缺的必需脂肪酸,參與動物機體的防御體系以抵抗疾病和提高免疫力,在保證水生動物生物膜的通透性、流動性、彈性和酶活性以及在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產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養殖低迷、病害高發時期,添加富含Omega-3型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飼料原料是功能性營養調控與進行市場差異化的重要技術手段。
不同油脂所含脂肪酸不同,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的比率各異,從而影響油脂的營養價值。一般短鏈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較易吸收;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越高,代謝能值越高。當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比值在2.5時脂肪利用率速度提高;比值達4時趨于最大值,魷魚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在總脂肪酸組成中的比例高達75%以上,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比值可達3.0,顯著優于陸生動物油和常見魚油,具有較高的代謝能值與脂肪消化率。
魷魚膏富含氧化三甲胺(CH3)3NO等物質,氧化三甲胺是水產品體內自然存在的內源性物質,也是水產品區別于其他動物的特征物質。氧化三甲胺含量:硬骨魚肌肉為20~70μmol/g,軟骨魚140μmol/g,烏賊外套膜肌肉含量為500~1500mg/kg。淡水魚類和陸生動物體內含量卻很低。氧化三甲胺是一種非電解質滲透調節物質,在活體動物體內也是一種蛋白質穩定劑、良好的誘食劑、有顯著的促生長作用。
綜上表明,魷魚膏的脂肪酸特征可補充和平衡養殖動物生長性能所必需的脂肪酸營養及能量需求,節約蛋白質、減少魚粉用量,優化當前水產飼料重蛋白質與輕能量的配方結構。另外,魷魚膏脂肪酸具有濃郁的腥香味,對魚蝦有強烈的誘食作用,可以改善飼料的適口性,提高攝食量,是魚蝦十分理想的餌料誘食劑。
相關閱讀推薦:特定尿樣鈣磷比水平作為母豬攝入足量磷的監控指標的可行性
滬ICP備13039048號-1 2013-2015 上海優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網站地圖 |合作網站: 寧夏電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