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仔豬斷奶后出現腹瀉的因素及其最佳對策
宿主:遺傳易感性、從母體獲得的免疫、斷奶日齡和斷奶后的低采食量、以及日糧配方等因素,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遺傳基因的選擇、確保初乳的攝入、適當的增加斷奶日齡、合理的飼料預算下的日糧配方。
病原體: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因素,需要進行診斷測試以確認診斷結果、消除特定的病原體、及時接種疫苗。
環境因素:環境衛生、動物密度和通風系統等因素,做好清潔和消毒、干燥、寬敞的環境。
二、保育日糧中的粗蛋白水平
當提高保育日糧中的粗蛋白水平時,仔豬后腸中未消化的蛋白質會增加,進而增加了斷奶后腹瀉的發生。
降低保育日糧中的蛋白水平,能夠幫助控制斷奶后仔豬的腹瀉情況,最佳的營養策略是:飼喂低蛋白,氨基酸強化的保育日糧-采用易消化的蛋白原料,滿足飼料級氨基酸需求(包括Lys、Met、Thr、Trp、Val),減少腹瀉的發生,減少保育日糧成本。
降低保育日糧中粗蛋白水平,可以增加仔豬糞便干物質含量,減少血液尿素氮和糞便氮排泄,降低保育性能(影響程度取決于粗蛋白和賴氨酸的減少程度,并且后續普遍能夠觀察到補償性生長),一般使用飼料級氨基酸可將蛋白水平降低到18%左右,避免氨基酸缺乏。
三、低蛋白保育日糧的實用推薦
用飼料級氨基酸降低日糧粗蛋白:SID賴氨酸與粗蛋白的比值不超過6.35%, SID賴氨酸用量可能需要低于大多數現代基因型的需求量,日糧賴氨酸含量低于需求量時補充相關氨基酸比例(例如:60% 甲硫氨酸&半胱氨酸 : 賴氨酸;21% 色氨酸: 賴氨酸;65%蘇氨酸 : 賴氨酸;72% 纈氨酸 : 賴氨酸;55%異亮氨酸 : 賴氨酸);
采用易消化的蛋白原料:減少抗營養因子,減少蛋白質進入大腸,考慮使用蛋白酶進一步分解蛋白質;
將可溶性非淀粉多糖水平降至最低;
加入一種不溶性非淀粉多糖來源(如木質纖維素、燕麥皮、粗麥麩)。
四、低蛋白是如何在保育日糧中起作用的
限制進入下消化道可用于微生物失調的底物的數量,底物減少=包括大腸桿菌在內的致病菌增殖減少;
日糧賴氨酸可能需要低于大多數現代基因型的需求量,與按需提供的賴氨酸水平相比,往往會降低生長性能;
目標是避免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增殖,并保持較低的發病率/死亡率,然后依靠隨后的補償生長。
相關閱讀推薦:用絲蘭、抗應激、促高產!
識別下方二維碼
可收看完整直播
Jordan T. Gebhardt
堪薩斯州立大學動物科學&工業學教授
教育背景:
2020獲得堪薩斯州立大學動物科學與工業應用豬營養學博士
2019獲得堪薩斯州立大學獸醫學博士
2014獲得密歇根州立大學動物科學學士
研究方向:
堪薩斯州立大學飼料安全研究小組成員,該小組成員包括獸醫、豬營養學家和飼料科學家。該小團隊的目標是開展飼料生物安全研究,重點關注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豬病,例如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和非洲豬瘟病毒(ASFV)。
隸屬關系:
美國動物科學學會、美國豬獸醫協會、美國獸醫協會
滬ICP備13039048號-1 2013-2015 上海優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網站地圖 |合作網站: 寧夏電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