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人們喜愛的美食。但是這些“橫行將軍”可不好養,蟹農在養殖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本期小編特別邀請了有著多年養蟹經驗的“康師傅”來跟大家分享螃蟹養殖中常見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
Q:螃蟹性成熟后,公蟹出現性腺變小甚至完全沒有膏的情況,請問是什么原因呢?
A:造成這種情況有如下的原因:
1、養殖過程中底質、水質、水草狀況不佳,導致螃蟹肝胰腺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從而造成肝胰腺向性腺轉化過程不順利。
2、螃蟹成熟后轉塘導致水體混濁、藻相變差、溶氧降低、亞鹽升高,從而造成螃蟹黑鰓,攝食量下降甚至不食,為維系生命不斷消化肝原性腺導致退膏,更嚴重的會趴塘底死亡。
3、養殖過程中飼喂合理度不夠,中后期拼命投喂冰鮮魚,加重螃蟹代謝負擔,導致肝胰腺壞死或亞健康。
4、底層有機質含量過高,底層溶氧不穩,池底氮轉化無法有效循環導致底質環境惡臭,硫化氫、纖毛蟲滋生,寄生于螃蟹口器及腹部鰓部導致螃蟹攝食呼吸困難。
Q:近幾年大閘蟹回捕率普遍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A:1、片面追求大規格親本,導致種苗抗病性下降。
2、藥水苗、弱苗、病苗進入成蟹養殖過程。
3、第一第二殼養殖水體藻相環境、水草環境、水質指標、底質環境管理未達到科學合理的狀態。
4、極端天氣頻發。
5、科學合理病害預防工作不到位。
6、飼喂管理不科學。
7、捕撈階段忽略水質指標(亞鹽),底質環境惡化,有機質累積酸化,水體混濁導致螃蟹黑鰓爛鰓趴塘。
8、天敵(鳥、老鼠)、自相殘殺,偷盜等。
Q:河蟹水鱉子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應對方案?
A:河蟹水鱉子形成的原因有:
1、苗種種質差,肝臟不健康或亞健康,鰓絲發黃甚至于發黑導致生理性缺氧,無法有效攝食,被迫消耗肝臟營養,導致花肝,白肝。
2、連續陰雨天氣,氣溫水溫偏低,藻相不穩,采食量不足,消耗肝臟營養。
3、水草密度過大,pH長期處于高位,損傷螃蟹鰓絲,導致生理性缺氧,影響螃蟹攝食營養累積,消耗肝臟營養。
4、不合理的抗生素投喂,重金屬離子導致的肝臟損傷。
5、底層底質耗氧嚴重,水質指標超標,導致肝臟損傷。
6、水體流動性差,低溶氧死角多,導致營養累積不足,肝胰腺損傷。
應對方案如下:
1、使用優激靈光合細菌搭配應用穩定藻相菌相,定期改善底質。
2、控制水草密度,補充碳源,穩定pH至8.0-9.0,避免高pH對鰓絲造成的損傷。
3、選擇新鮮適口餌料,定期拌料斯大靈投喂,保肝護腸誘食,改善螃蟹營養狀況。
4、通過人工增氧方式改善水體流動性。
5、避免霉變酸敗飼料投喂,觀察天氣狀況合理投喂,避免抗生素投喂,避免重金屬離子投入水體。
6、根據天氣狀況合理控制水位。
Q:螃蟹二殼頂背拉腳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應對方案?
A:河蟹二殼頂背拉腳的原因有:
1、苗種體質弱,營養累積不足。
2、水草盛發,水體流動性差。
3、pH值偏高,一般晴天上午9.0,下午9.5左右導致螃蟹鰓絲水腫,黃鰓甚至黑鰓。
4、殺蟲藥進入水體。
5、底質狀況不佳。
應對方案如下:
1、及時補充碳源,穩定pH。
2、關注總堿度。
3、及時割草,控制水草覆蓋率。
4、保持水質指標穩定、水體流動性。
5、改善底質。
6、避免殺蟲藥進入水體。
本期“康師傅”向我們介紹了公蟹性腺變小甚至沒有膏、大閘蟹回捕率偏低、河蟹水鱉子、螃蟹二殼頂背拉腳這些現象形成的原因以及應對方案。如果您在養蟹過程中遇到了無法解決問題,歡迎向優久水產動保求助咨詢,我們一定竭誠為您服務!
滬ICP備13039048號-1 2013-2015 上海優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網站地圖 |合作網站: 寧夏電視新聞網